首页 > 国内 > 正文

全民健身“300指数”发布 本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3平方米

2019-09-19

云图片


《2018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简称“300指数”)昨天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本市全民健身事业总体发展状况令人满意;市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度有所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为42.8%;市民体质健康状况良好。

体育场地将继续挖潜

2018年的“300指数”总分为245.8分,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健身环境”“运动参与”“体质健康”三项指标均处于“满意”区域。其中,“健身环境”为80.8分。截至2018年底,全市可供市民健身的体育场地面积达到54028318平方米,可供市民健身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3平方米,高于2.1平方米的国家统计标准。

2018年,本市新建成市民健身步道89条,集运动与休闲于一体的健身步道、骑行道和绿道相得益彰,健身选择更加多样化。加之近年来,社区体育设施日常开放管理网络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开放持续推动,经营性体育场地提供有益补充,市民多元化体育锻炼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为不断扩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供给,上海将持续增加投入如徐家汇体育公园、浦东足球场、市民体育公园等重大体育设施项目,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将不断投入建设。此外,以静安共享运动场为试点的共享球场智能化管理模式将逐步推广。

跑步成市民首选项目

在全民健身赛事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刺激下,“运动参与”指数升至81.5分。2018年,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为42.8%。与2017年相比,19-2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市民成为上海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改善体质、增进健康,其次为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减肥塑身和增加体力活动等。据统计,跑步、快走(健步走)、骑自行车、游泳、力量健美(徒手、器械)、羽毛球、健身苑点、徒步登山攀岩、篮球、瑜伽普拉提等成为市民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

2018年,作为上海全民健身代表性赛事,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不断建立和完善办赛标准化体系,实现了100%社会化办赛,共举办活动6186个,80万市民、近250万人次参与赛事。参与人数最多的是篮球项目,其次是围棋和跆拳道项目。

体医结合干预慢性病

报告显示,“体质健康”指数为83.5分。2018年,全市共有186082位成、老年人进行了体质测定,其中成年人体质达标率为97.9%,优良率为64.1%;老年人体质达标率为97.8%,优良率为55.7%。2018年,青少年体质达标率为96.9%,优良率为46.4%,优良率较2017年上升3.6个百分点。

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上海通过加强体医融合、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全民身体素质。2018年,本市共有9个区开展“体医结合”项目,就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进行运动干预。2019年,市体育局将与卫生健康委合作共建80个“智慧健康小屋”,推动本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各类社区健康服务资源融合共享。


上一篇: 续航更远能耗更低!比亚迪e2将高品质进行到底

下一篇: 益起告白一起爱 2019白癜风患者可申请专项补贴资助

相关文章

近期看点

精选内容